为传承好红色基因,开展革命传统教育,11月16日,赣州三中国际部高一中加班师生一行12人前往瑞金进行研学。
瑞金火车站站前广场的火炬雕塑燃烧在蓝天之下,它不仅照亮过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前路,指引着工农武装造就了红色奇迹,在和平年代,依然映照着这座红色故都。
谢家祠堂前留影
1931年11月7日,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,在瑞金叶坪村的谢家祠堂隆重召开,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—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成立,定都瑞金,并将“瑞金”改为“瑞京”,瑞金于此成为全国苏区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革命者心中的圣地。中国革命一抹灿烂的曙光,在这里升起。
在这次大会上,来自全国各苏区的610名代表一致推选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,“毛主席”这一响彻全球的称呼,就是从这里开始叫起。
红军广场上的纪念碑如同蓄势待发的火箭,又似在膛的子弹耸立在五角星底座上。黄土色的碑身上面嵌满了大小一致的鹅卵石。检阅台和纪念碑之间的地面上凸现着一溜水泥浇注的大字,清晰刻印在绿色的草坪间,“沿着红军的血迹前进”;字字铿锵,仿佛烈士生前的遗言,又似乎是后人在烈士墓前的誓言。
叶坪的毛泽东故居和旁边的老樟树。当年那颗没有爆炸的炸弹,今天听来依然惊心动魄。
连不懂中文的外教也被大家的认真聆听所感染。
1933年,为解决当地群众的饮水问题,由毛泽东同志带领挖成的红井,位于沙洲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旧址东南约20余米的池塘边。
在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前合影。这是当年红军在瑞金留下的唯一自己建造的大型房屋。它造型独特,从空中俯视,宛若扣在大地中的红军八角帽。人们把它称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前身,也是苏区时期的标志性建筑,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召开。
赣州三中中加合作班为“2+1”模式,即孩子在国内完成高一高二后,前往加拿大完成高三并在加拿大申请全球知名大学。有国才有家,爱国先爱家。对于这群孩子,家国情怀显得尤为重要。今后,赣州三中国际部还将继续开展此类研学活动,以增进同学们的家国情怀。
回来后,每位同学对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情景写成英语短文,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墙上。语言虽然稚嫩,还不乏错误之处,却也是颇费了一番思考的。